本帖最后由 aigoty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远程医疗为油区群众开通“健康之路”
一个普通的油田职工能享受北京专家的会诊服务吗?疑难杂症患者能得到国家知名专家、教授的进一步确诊吗?……现在,油区职工、群众的这些愿望在油田总医院(官庄工区人民医院)皆能得到实现
。
为了缓解身处独立工矿区的油田群众外出找知名专家求医的困难,今年年初,总医院投资近20万元建起了南阳地区唯一一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至此,油区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与国内顶级医学专家直接面对面进行诊疗和咨询。这是油田总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服务油田,心系患者的一项重要举措。
千里专家“一线牵” 远程会诊是运用远程通信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采取网络视频、音频同步及医学影像、检验、病理资料数字传输等方式,为患者完成病例分析、病情诊断和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等医疗咨询服务的平台。远程医学中心在提供远程会诊的同时,还可实现远程教育、疑难病例及多学科讨论、居家养老服务、远程学术交流、远程医学健康管理及远程紧急救治等多方面,对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医疗资源互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总医院近几年发展很快,但随着油田、工区及周边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我们急需引进国家一流专家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就医壁垒。远程医疗工作的开展使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得以下沉,能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为此,院班子决定斥巨资购置专业设备,在原来省级远程会诊的基础上,全新升级为国内顶级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远程医学中心。我们也将利用好这个平台,为油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油田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医疗卫生后勤保障,真正实现患者不出油田就能得到来自北京的权威专家诊断方案。” 总医院党委书记张太义如是说。 总医院新远程医学中心成立四个月以来,已经惠及患者25例,为患者节约了看病时间和往返的费用,也赢得了宝贵的就诊时间,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充分认可。
在“家门口”和专家交流,真方便 走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桌子上放着两块大屏幕,一个高清摄像头,旁边是几台辅助电脑及相关设备。会议桌前坐着患者的主治医生,旁听席坐满了患者和亲属。主治医生正在结合患者资料向专家介绍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10余年帕金森病病史的张老太,于四年前因腰椎骨折导致神经受损,出现排尿不畅及尿失禁症状,3月18日因膀胱结石收入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经检查后确定为神经源性膀胱,需取石并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和家属认为长期使用留置管很不方便,非常排斥。主治医生建议通过远程会诊,听听专家意见。两地专家考虑到患者自身情况,通过沟通和反复讨论,最终确定取石后应采取长期留置导尿保持引流通畅的治疗方案。 从病情沟通到确定治疗方案仅用了半个多小时,患者和家属参与了会诊全过程,通过听取专业性的解释和专家的建议,他们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捏了一把汗。 “我们就是想问问专家、教授,这个病到底应该怎么治,这两天准备到外面大医院去看看,但怕挂不到专家号,老太太也经不起折腾。没想到今天在总医院就能和北京的专家‘见面’,不用到处奔波,价格也非常实惠,而且效率这么高,真方便。听了权威专家的建议,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优惠的价格享受高质量服务 外出看病一直困扰着普通百姓,交通费用、住宿不便、挂号难,往往让患者和家属外出求医之路更加艰难。申请远程会诊非常简单,只需填写一张申请单。 总医院科教办负责人康妙霞说:“在患者需要得到专家帮助时,可以通过就诊科室的医生填写并提交申请单,在常规单科预约会诊、联合会诊、急会诊、影像会诊等方式之外,还可以点名专家进行咨询,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与专家取得联系,为患者提供会诊服务。” 会诊前,工作人员会先把CT、核磁共振、彩超等影像资料和病理、心电图、化验单等各项检查资料通过网络传输给邀请的专家,让专家有充足的时间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再安排专家与总医院医生、患者及家属进行会诊交流。 关于会诊的收费情况,康妙霞表示,费用不高,是普通百姓都能承受的。 记者采访了一位经会诊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病人都想通过更权威的渠道对病情和治疗方式有所了解,但是北京、上海的大医院专家号真的不好挂,过去为了看病都要没日没夜的去排队。现在好了,在油田就能和北京的专家直接对话,和去现场看病一样,听到专家对我的病情判断,让绷着的弦一下就松了下来。而且省下了不少不必要的开支,真的很划算。”患者高兴地向记者说。
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的建立,使油区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打开了一条高效、便捷、经济的“健康之路”。张太义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远程医学中心的宣传力度,增加会诊患者的数量,拓展会诊工作,充分发挥医院的医疗技术资源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